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研究 > 正文

中国科技史研究生

今天给大家分享中国科技史外国研究方向,其中也会对中国科技史研究生的内容是什么进行解释。

简述信息一览:

英国著名的研究中国科技史的人是谁

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如果不是在中国家喻户晓,也至少在中国科学界尽人皆知。

李约瑟,英国近代生物化学家和科学技术史专家,其所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对现代中西文化交流影响深远。

 中国科技史研究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李约瑟(Dr.Joseph Needham,1900-1995),英国人,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名誉所长,长期致力于中国科技史研究。撰著《中国科学技术史》。 为中国培养了一批优秀科技史学家。 1994年被选为中科院首批外籍院士。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J. Needham 1900-1995)长期致力于中国科技史研究,成果卓著。

西方如何看待李约瑟的中国科技史

由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耗时近50年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次向全世界系统介绍了中国古代光辉的科技成就,成为全世界中国科技史研究的里程碑。

 中国科技史研究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西方科学的发展是由两个伟大的基础构成的,它们分别是:古希腊先哲们发明的形式逻辑,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先哲们发现可以通过系统的试验方法找出可能的因果联系。在我看来,中国的先哲们没有走上这两条路,并没与什么好惊奇的。

中国与西方为什么在科学技术上会一个大落,一个大起,拉开如此之大的距离,这就是李约瑟觉得不可思议,久久不得其解的难题。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不仅提出了问题,而且一直努力地寻求这个难题的谜底。

以李约瑟为代表的西方学者认为,虽然,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的确举世瞩目。但是,现在被广泛运用的现代科学,却并不是在这片原本具有优势的土地上诞生。

“李约瑟之问”是中国学研究领域的核心课题之一。难题 为什么资本主义和现代科学起源于西欧而不是中国或其他文明。这就是著名的李约瑟之谜。

李约瑟通过对中国古代技术的长期研究,发现仅仅用内在论去研究李约瑟问题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从外部,即外在的影响如社会经济,人文思想方面去研究它们对于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的影响。

辽,宋,夏金元时期某一科技传入西方的过程及其对后世历史产生的影响...

火药则是发展出管状金属火枪,藉火药爆炸力发射弹丸,是现代大炮的前身。这些随蒙古西征纷纷传入欧洲,对欧洲后来的社会都产生极大影响。

这些伟大的发明曾经影响并造福于全世界,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前进。火枪,火箭,火炮等武器全部由中国发明,宋朝由于单兵作战素质不高,因此大力发展军事科学技术,以求平衡,影响世界的火药武器由此诞生。

“东学西渐”的历程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的鉴真东渡时期。在此之后,中国的文化、科技和艺术成果通过各种途径传入西方,包括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等。

关于中国科技史外国研究方向,以及中国科技史研究生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